龙华区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再度传来重磅消息。《龙华区民治-观湖片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》《龙华区观澜-福城片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》于9月8日正式实施,片区内95%以上的企业只需线上提交承诺书,实现“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”效能跃升,此举标志着龙华区域环评改革迈入新阶段。截至目前,龙华区实施区域环评改革的范围已达到124.16平方公里,覆盖辖区总面积的70%以上。
据介绍,2023年10月15日,深圳市龙华区政府办公室印发《龙华区九龙山数字城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》、2024年5月15日,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《龙华区黎光-银星先进制造园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》《龙华区鹭湖-清湖先进制造园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》(以下简称“管理清单”)。截至目前,已有28个建设项目通过公开承诺并落实管理清单的要求,免于环境影响审批。
9月8日,《龙华区民治-观湖片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》《龙华区观澜-福城片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》正式实施。此次发布实施的民治-观湖、观澜-福城两大片区管理清单,并非孤立推进的政策落地,而是龙华区构建“全域统筹、分类管控”生态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。
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介绍,民治-观湖片区突出都市门户区位,打造集数字经济、总部经济、金融、科技和文化于一体的“国际会客厅”;观澜-福城片区承载先进制造扩容需求,承接智能装备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与深圳“20+8”产业集群规划深度对接。两份管理清单均结合片区产业定位与生态特征,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规范,形成“单元+行业”的精细化管控方案。这种“一单元一清单、一行业一标准”的管控模式,让区域生态安全底线更清晰,企业发展边界更明确。
两大片区管理清单的实施,对政府部门而言,可推动政府职能由“被动审批”向“主动服务”转变,以“清单管理”替代“行政审批”简化办事手续,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;对企业而言,更是“降本增效”的直接利好,未来片区内95%以上的企业可通过“i龙华”综合服务平台小程序提交承诺书。这一“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”的效能跃升,将为龙华区落实全市“20+8”产业布局注入新动能,加快两大片区内中小微企业、创新型项目落地。
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管理清单发布并非“一放了之”。龙华区同步建立了三大保障机制:一是评价单元动态调整机制,将根据片区产业升级、生态保护需求等更新清单内容,确保政策时效性;二是多部门联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,生态环境、发改、工信等部门将共享数据、联合执法,保障环保要求落地见效;三是拓宽公众参与渠道,通过“i龙华”综合服务平台小程序,开发“区域环评应用场景”,让企业和公众能够轻松参与。
生态是资源,更是生产力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表示,从三大先进制造园区到两大新增片区,龙华区以区域环评改革为抓手,实现“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”双赢。随着此次两大片区管理清单的实施,龙华区超七成区域将实现生态环境“清单式管控、一站式服务”,绿色发展理念将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胞。下一步,龙华区将持续推进区域环评改革,加速完成全域覆盖的最后一片拼图,以制度创新释放生态治理活力。
采写:南都N视频 记者 张小玲
配资行业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