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灯初上,电海美食城便褪去白日的沉静,摇身变为城市里最鲜活的“深夜食堂”。霓虹灯牌次第亮起,暖黄光晕里,烤肉的滋滋声、奶茶的搅拌声、食客的谈笑声裹着食物香气飘远,汇成一首满是烟火气的夜曲,将夜经济的活力揉进每个角落。而这热闹景象的背后,藏着美食城精心规划的建设巧思。
作为当地打造的夜经济示范项目,电海美食城从筹备之初就锚定“便民、规范、有特色”三大核心。它选在靠近环市西路原夜市的区域,盘活近8000平方米闲置留用地,不仅撑起180余个美食摊位,还配套了能停100余台车辆的停车场。一方美食天地,既留住了老夜市的熟客,又解决了村民与群众的就业难题,让“烟火气”里飘着“民生味”。
要烟火气,更要有序管理。美食城在建设中融入多项规范化举措:在区委、区政府以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文巩卫的双重政策指引下,街道办、村委会携手区城管局等部门,织就一张多部门联动的监管网。从食品安全的抽样检查,到交通安全的疏导指引,再到消防安全的隐患排查,工作人员带着“包容审慎”的态度柔性执法,既护着摊主的营生,也守着食客的安心,让“热闹”不越“规范”的界。
走进美食城,馋人的香气先一步裹住人。左手边的蚝炸摊前,师傅手腕一扬,长夹夹着裹了薄面糊的鲜蚝,“滋啦”一声滑进热油里,白胖的蚝肉在油花中翻滚,没一会儿就裹上金黄外衣,香味顺着热气往人鼻尖钻;右手边的炸鸡档口,刚出锅的炸鸡还冒着热气,外皮脆得能听见“咔嚓”响,咬一口,鲜嫩汁水顺着指缝流,引得排队食客忍不住踮脚探头。
“一到晚上就想来解馋,这儿人气特别旺!”正在排队买蚝炸的市民李女士笑着说。从本地招牌的烤生蚝、镬气十足的炒粉,到火遍全国的麻辣烫、臭香诱人的臭豆腐,美食摊位沿着主街依次排开。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寻觅美味的人——有牵手散步的情侣、带着孩子的家庭,还有下班结伴而来的年轻人,大家捧着美食穿梭在人群中,脸上满是满足。
如今,电海美食城已成为当地夜经济的又一张亮眼名片。它用一口口热乎美食慰藉了城市人的胃,更凭着科学的规划、贴心的服务,激活了夜间消费的潜力。每当夜幕降临,这里的灯光、香气与笑声,不仅为市民的夜生活添了彩,更给城市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,写下了生动的注脚。
图文 /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杨伟盛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编辑:杨伟盛
版式:何伟
终审:赖广昭
总监:陈妍
本微信平台部分图片与视频可能源于网络,如涉权属争议,联系即删。
配资行业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