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如果真的对委内瑞拉动武,和1991年美国打伊拉克对比,哪个难度更大?
这么一问,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从近期的大背景和局势看,结论似乎正在向一个方向倾斜。
那么,
咱自己心里,是否已有答案?
地理与环境:天然的“防御壁垒”
首先,委内瑞拉91.6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,伊拉克领土面积43.83万平方公里,是当年伊拉克控制区域的两倍。而实际上的情况,远远超过两倍这个简单的数字。
为什么会这么说呢?
伊拉克大部分地区是平坦的荒漠,极其有利于美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和空中力量的发挥。
【伊拉克地貌图,平坦的沙漠为主】
而委内瑞拉的地形复杂得多:
北部的梅里达山脉是安第斯山脉的分支,高峰海拔超过5000米;
中部的奥里诺科平原遍布热带草原、雨林和沼泽;
东南部则是圭亚那高原。
【委内瑞拉地形地貌复杂
北部、南部的山脉、高原,中部热带雨林、沼泽】
这些山脉、水网、沼泽和森林,共同构成了层层叠叠的天然地理屏障,对任何一支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言,都是巨大的消耗战泥潭。
委内瑞拉长达2813公里的海岸线多数面向开阔的外海,这与伊拉克局促于波斯湾内的海岸线形成鲜明对比,意味着海上封锁的难度和成本将成倍增加。
军事实力:委内瑞拉的“不对称”优势
与1991年面对多国部队的伊拉克相比,今天的委内瑞拉在军事上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的“非对称”战略。
其特种部队因严苛训练和实战经验而闻名,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。
在装备方面,委内瑞拉近年来引进了不少让美军也必须掂量的武器。
俄制的苏-30战机搭载KH-31反舰导弹,被视作对美军舰艇构成重大威胁的“制海利器”。
同时,该国还部署了S-300VM防空系统,其打击范围可达200公里,与大量俄制“天竺葵”无人机共同构建了覆盖重要海域的防空网络。
【s-300俄罗斯防空导弹系统】
此外,委内瑞拉海军正在升级护卫舰的雷达系统,并拥有大量的民兵快艇,这些都增强了其近海防御与袭扰能力。
国际环境与地缘政治:截然不同的两张牌
1991年,美国以解放科威特的名义,组建多国部队并获得联合国授权,在道义和法理上占据高地。
【1991年伊拉克/科威特,战火下的牧羊人】
而今天,委内瑞拉并未侵略任何国家,美国若动武,将是一次缺乏国际法依据的赤裸裸的侵略行为,必然招致全球范围的广泛反对。
当然,我们不得不对敌人做出最极端的假设:历史上以洗衣粉作为证据,充当威力极大的杀伤性武器,美国就曾经做过这种不择手段之事;日本也干过像卢沟桥事变的军事进攻借口,同样是莫须有的罪状!
【美国在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期间,时任国务卿科林·鲍威尔曾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展示一管白色粉末,声称这是伊拉克制造的炭疽病毒干粉,足以造成数万人死亡。这一事件被称为“洗衣粉事件”,成为战争的重要导火索。】
退一万步,美国如果真的想对委内瑞拉动武,要找借口发动军事进攻!
其实,不是什么难事。
但是。
当前,拉丁美洲国家的态度也普遍反对军事干预。
墨西哥总统已明确表示反对干涉委内瑞拉内政,洪都拉斯前总统也强烈谴责美国的军事部署。
【墨西哥首位女总统:墨总统辛鲍姆】
这种区域性的反对声音,使得美国难以像在海湾战争时那样,轻松获得周边国家的基地和后勤支持。在舆论上不占据优势,势必会引起周边国家的群起而攻之。
更重要的是,一旦战火燃起,必然引发新一轮难民潮,而一马平川的美墨边境将首当其冲,这无疑是美国必须考虑的“回旋镖”。
内部准备:全民皆兵与防御部署
面对迫近的威胁,委内瑞拉已积极进行防御准备。
马杜罗政府启动了“独立200计划”,在全国284个“前线”地点部署军队、警察和民兵,显示出全面防御的决心。
【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·马杜罗·莫罗斯】
近期,委内瑞拉还设立了三个综合防卫区,形成了相互呼应的防御三角,进一步强化了关键海域的监控与防御。
马杜罗提出的“全民皆兵”战略,旨在通过打游击战和持久战来应对入侵。
这种战略在委内瑞拉复杂的地理环境中,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。
最后
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问题,美国如果现在打委内瑞拉和当年打伊拉克,孰难孰易?各位战友,心里的答案想必更清晰了。
综合来看,如果美国对委内瑞拉动武,其面临的难度将远超1991年的海湾战争。
委内瑞拉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复杂地形、针对性强的军事实力和举国备战的决心,还处在一个更不利于美国动武的国际环境中。
这片面积两倍于当年伊拉克、遍布地理屏障的国土,完全有可能成为任何强大军队的“泥泞墓地”。
因此,战争的代价很可能是美国难以承受的。
一名委内瑞拉士兵说:
“我们摆好枪不是要开枪,是让他们不敢过来”。
配资行业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